119.第119章 暗示-《大明亲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朕记得,年前就是让你前去河南赈灾的,那时,河南灾情严重,卿家虽说没有大功,可却也算是尽力了,这次,不知闫卿作何?”

    弘治对待大臣,一向都是很温和的,以卿家相称,也属正常,只是,对于心理有所想法的闫茂此时来说,却是觉得皇帝对他很是看重,连称呼都不一样,语气更是温和。

    “臣定然不会辜负圣上厚望。”

    闫茂扑通一声,跪在了地上,声音洪亮,浑然不似他这个年纪的声音,更不似平日里那副悠然的模样,要知道,他看起来虽然年迈,可是,比起户部尚书,比起朝中的大多数重臣来说,却也就称不上是年迈了。

    这,其实也是一种规矩,哪有让一个年轻娃娃来担任朝廷重臣的,那岂不是荒谬?

    更何况,就算是你盖世聪明,可总也是需要磨练的,治大国如烹小鲜,岂能乱来,岂能冲动。

    是以,自古以来,朝廷的重臣,一般而言,都是那些德高望重之人,而能到此地步,由此声誉的,其年龄,也不会太小了。

    当然,这是除去武官和勋贵而言的。

    武官,都是正值壮年之时立下的功劳,只不过,现如今,是生平盛世,武官的升迁,也就慢了许多。

    至于勋贵,就更不在此列了,大多数都是继承了父辈的荣耀,不过,却是没有什么实权的,只享荣华不掌权。

    “闫卿这份气势,却仍不输于年纪之人啊。”

    弘治坐在龙椅上,哈哈大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立时,满朝文武也都陪着笑了起来,其实,谁都没想到,皇帝会记得一个户部左侍郎的名字。

    也不是户部左侍郎的品级太低,而是户部,一般而言,都是只提户部尚书的,下面两个左右侍郎,往往都是被疏忽的。

    而其他各部,也有此情况。
    第(2/3)页